投身革命的蒋昌斌9黄泥冲事件

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bdfyc/160315/4789139.html

#民国人物#

年8月6日,秀江源起义队伍赶到,编为第三大队秀江源独立中队,中队长郑高,指导员戴德隆。当时全大队共有多人枪,配有重、轻机枪各一挺。8月10日,部队到达开塘岭。灌阳县碧营乡保安队不知天高地厚,前来进犯。蒋昌斌协助第七中队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将敌击溃并乘胜向瀑江进发。行至苏江,遭到秦廷柱率领的省保安队和灌阳县保安队的伏击。面对武器装备好、有战斗经验的省保安队,第三大队进行了顽强抵抗。战斗从上午11时激战至下午4时,才分别突围,经沧江抵秀江源。

12日,第三大队在秀江源孔家村击退敌保安队包围进攻,而后登上了都庞岭主峰韭菜岭,但南去观音阁与西岸部队会合的路被敌人封锁,部队只好向湖南省的永明县境内转移。次日,到达永明境界的山坳口,在此,召开了部队骨干会议,讨论部队的去向问题。据邓崇济回忆:“在会上,蒋昌斌向大家讲了桂东起义受挫情况,认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通过新区,远征几百公里,不但找不到西江纵队,还有可能全军覆灭。部队采纳了他的建议,决定回师湖南省道县,转回全灌的东山地区打游击。同时决定部队分两路撤回全灌,其中秀江源独立中队从原路翻越都庞岭返回秀江源,第三大队则绕道道县返回东山。”

在回师广西的途中,蒋昌斌与廖基豪随第七中队行动。8月14日下午5时,部队在道州西边重镇蒋家岭与湖南省保安司令部的一个连以及乡公所的警察三四十人发生遭遇战。双方对峙约一小时,蒋昌斌与指导员刘心潜率一个分队绕到敌后,发起攻击,将敌击溃。晚上9时,部队在永安关下又遭灌阳保安队的伏击。因毫无准备,仓促应战,大部分队员被冲散,整个大队也被打乱。

第二天黎明,蒋昌斌和廖基豪、唐善笃等收集零散的队员,欲往灌江河西寻找联络点。当时部队仅存十余人,他们转移至两河乡黄泥冲,隐蔽在该村后龙山,叫队员邓德禄回村做饭,不幸被其做甲长的叔叔邓哲生发现,向两河乡乡长邓崇芹告密。邓崇芹带领乡保安队将后龙山包围。当时廖基豪、唐善笃、蒋昌斌3人刚从村里转回,突然发现敌人在围山搜索,便迅速隐蔽在村边一个废弃的红薯窖里。而蒋继璘、唐慧贞、邓素菊、王黑毛等6名战士相继被捕。据原中共桂林地区党史办主任唐善笃回忆:“我们眼睁睁地看见,敌人押着蒋继璘等6名战士从我们不远的大路走过,但我们无法营救,心如刀绞,特别是廖基豪(蒋继璘的丈夫),要不是昌斌紧紧拉住,几次要冲出地窖与敌人拼命。”

天黑后,蒋昌斌、廖基豪、唐善笃等撤出黄泥冲。为不暴露目标,唐善笃回白宝村家中隐蔽,蒋昌斌与廖基豪二人回到蚂蝗塘老家,廖基豪目标较大,必须转移到外地,蒋昌斌叫弟弟老十探路,感觉安全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送廖基豪到百里上火车去了武昌,仅蒋昌斌一个人留在蚂蝗塘村。

作者简介:

卿助南,年12月生,全州县庙头镇人,年至年在中共全州县委党史办公室工作,任副主任,参加了《中共全州县组织史资料》、《全州县志》、《红军三次过全州》等书的编写,大革命任《全州军事志》主编,先后在《广西日报》、《广西政协报》、《广西党史》、《桂林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红军突破湘江的四大渡口》获中央党史研究室优秀论文奖。年调政协全州县文史委任副主任科员至今。

文章选自蒋钦挥主编;宾恩信,王文胜,王清荣副主编,全州民国人物(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2

民国全州风云人物蒋余荪33:第一任全县县长邓崇济眼里的蒋余荪

君若踏靑问去处?观花请上九嶷峰!

投身革命的蒋昌斌8:归心似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4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