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三进士,同胞三翰林,两个正一品,

#中国名人#

“一门三进士,同胞三翰林,两个正一品”,在广西真是罕见!”这是广西灌阳县走出来同胞唐景崧、唐景崇、唐景崶三兄弟,他们出身贫寒,均考中进士并获钦点翰林,堪称寒门出贵子的典范。他们三兄弟的大名早有所闻,但落实到个人,除对唐景崧有所了解外,小编对其他二人了解不多。

去年,有灌阳友人曹增平先生送我一本专门研究同胞三兄弟的书,才对此三兄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感觉这真是一本好书,由灌阳县委、政府组织编写的这本书,对弘扬灌阳的历史文化可谓功德无量。

粗略翻了一遍,感觉这“同胞三翰林”一家人真不简单。

被推举为“台湾民主国”总统的唐景崧

唐氏兄弟的亲友关系可谓不一般,广西的状元屈指可数,可有两个状元与他家有关系,唐景崇的岳父便是状元龙启瑞,广西最后一名状元刘福姚则是唐景崧的女婿。

唐景崶的岳父谭继洵则官至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谭嗣淑之弟谭嗣同是唐景崶的内弟。

全州名气很大的赵炳麟是唐景崇的得意门生,马君武则是唐景崧广西体用学堂得意学生之一。当然,与唐氏兄弟一家有关系的名人远不止这一些。

桂林古莲文化街唐氏三兄弟塑像

唐氏三兄弟是灌阳县新街镇江口村人。说起这三兄弟,现在来说以唐景崧名声大。

江口村唐氏三兄弟塑像

唐景崧清咸丰丙辰年()14岁参加岁试,中第一等第一名;19岁参加乡试,中解元;后又中进士,钦点翰林,可见不是平凡之人。光绪八年(),法国侵占越南,唐为捍卫祖国边疆和援助越南抗击法国侵略军,请缨出征,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一同抗法,与法军激战于河内城西纸桥,击毙法军两千余人,活捉并斩首法军大元帅李威利。年署理台湾巡抚,晋赠光禄大夫,为正一品。

台湾的事,当年历史教科书的结论,可能影响到我们许多人对唐景崧的看法。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将台湾割让日本,唐景崧与台湾军民义愤填膺,他对内冒犯皇帝之命令,对外则以台湾之贫岛与日本全国之力相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宣告自主抗日,实属不容易。因多种原因,唐景崧保卫台湾义举失败,历史上有一些误解,个人认为他已经是尽了力的了。

不读书真是无知!没想到他的弟弟唐景崇,也是一个不简单的人物!唐景崇,字春卿,参加岁试,中第一等第一名;同治六年23岁参加乡试,中第二名;也是进士,钦点翰林,并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清宣统二年()升任学部尚书,晋赠光禄大夫(正一品)。

成立于清朝宣统三年四月初十(年5月8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近代内阁,由庆亲王奕劻组阁,是清末的责任内阁,实际上是由旧内阁与军机处合并为最高国务机关。权力最大的内阁总理大臣奕劻(皇族),其他成员包括内阁协理大臣那桐(满)和徐世昌(汉)、外务大臣梁敦彦(汉)、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皇族)、度支大臣镇国公载泽(皇族)、学务大臣唐景崇(汉)、陆军大臣荫昌(满)、海军大臣贝勒载洵(皇族)、司法大臣绍昌(满)、农工商大臣贝子加贝勒衔溥伦(皇族)、邮传大臣盛宣怀(汉)、理藩大臣宗室寿耆(宗室)。十三名国务大臣中,汉族四人,满族九人,而皇族有五人,由于内阁成员中皇族过多,时人讥之为“皇族内阁”,唐景崇在内阁成员中排第七位,是仅有的四名汉族大臣之一。

从权力划分来看,庆亲王奕劻之职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或古时的宰相,而唐景崇等其他大臣则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或古时的副宰相。

宣统三年九月十一日(年11月1日),“皇族内阁”倒台,袁世凯奉命组织内阁。九月二十六日,经袁世凯推举,上谕钦命梁敦彦等十人为国务大臣,其中梁敦彦排名第一为外务大臣,赵秉钧排第二为民政大臣,严修排第三为度支大臣,唐景崇排名第四为学务大臣;另有王士珍为陆军大臣、萨镇冰为海军大臣、沈家本为司法大臣、张塞为农工商大臣、杨士琦署邮传大臣、达寿为理藩院大臣。

清朝灌阳“同胞三翰林”这一个家庭,真可以与明朝全州的蒋冕兄弟之家庭相媲美,虽然唐氏其正式职务比蒋冕低,但从官衔等级来讲,都是正一品了,可以说是广西响当当不可多得的人物!

蒋廷松

村里有多位老人讲述的这个与红军有关的传说故事,你是怎么看?

中央红军纪律好,老百姓红薯换剪刀

此水域今年有溺水悲剧,经巡查员辛苦劝说不见人游泳,但愿平安!

白崇禧见台湾忠烈祠没有唐景崧牌位说不公平!后来唐景崧牌位列入

乡村小故事5:周老四卖包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1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