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灌阳县名考略

北京荨麻疹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326.html

广西桂林灌阳县名考略

一、灌阳县名称来历:

在现存的正史文献中,今灌阳地区作为一个独立县治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梁代史学家沈约(—)编纂的《宋书·州郡志》,其“零陵内史”条云:

零陵内史,汉武帝元鼎六年立,领县七……泉陵子相,汉旧县。洮阳侯相,汉旧县。零陵子相,汉旧县。祁阳子相,吴立,明帝泰始初度湘东,五年复旧。应阳男相,晋惠帝分观阳立。观阳男相,吴立。永昌令,吴立。1

此处关于“零陵内史”设立年代的记载可能依据《后汉书》所云“零陵郡,武帝元鼎六年置”2的内容。内史即相当于郡守一级的行政职官。沈约在“零陵内史”条下所列七县,即南朝刘宋时零陵内史实际所辖之县邑,各县最高行政长官分别以爵位职守名为“侯相”、“子相”、“男相”或称“令”,并注明“泉陵子相”、“洮阳侯相”、“零陵子相”为汉代所设旧县,“祁阳子相”、“观阳男相”、“永昌令”为三国吴立,“应阳男相”为东晋惠帝时立。据此可知,作为南朝梁代零陵内史下辖七县之一,观阳(即灌阳)不同于泉陵、洮阳等汉代旧县,为三国孙吴时所立。

南朝梁代史学家萧子显(—)在《南齐书·州郡志》中记载“零陵郡”下辖七县之中亦有“观阳”之名,但未注明其建县的具体年代。3

初唐编修的《晋书·地理志》记载“零陵郡”为汉置,所统十一县中有“观阳”。4

《隋书·地理志》记载“零陵郡”行政区划在隋朝平陈之后的变动,废除洮阳、灌阳、小零陵三县,收其地改置湘源县,并言灌阳境内有“观水”5,可知“灌阳”即“观阳”。6

唐宪宗时的官修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志》记载:“今永州灌阳县,本汉零陵县地。”7

北宋欧阳忞《舆地广记》也认为:“灌阳县,汉零陵县地。吴分置观阳,属零陵郡。晋、宋、齐、梁、陈皆因之。隋省入湘源县。大业末,萧铣复置,属永州。唐武德七年省,上元二年复置。石晋时来属。有灌水。”8宋代《元丰九域志》亦从此说。9

根据上述正史文献的记载可知,今灌阳地区在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设置零陵郡以后,即成为其下辖的零陵县之一部分;至三国孙吴时,从汉零陵县辖地析出,单独建县,

1(梁)沈约.宋书卷三十七[M].北京:商务印书馆,缩印百衲本二十四史第6册,..2(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卷一百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3(梁)萧子显.南齐书卷十五[M].北京:商务印书馆,缩印百衲本二十四史第7册,..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5(唐)魏徵隋書卷三十一清乾隆武英殿刻本6清光绪湖南通志云:“观阳,今灌阳县。”参见清李瀚章、裕禄等编纂.光绪湖南通志卷三[Z].长沙:岳麓书社,..7(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三十[M].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8(宋)欧阳忞.舆地广记卷二十七[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9(宋)王存.元丰九域志[M].台北:文海出版社,..

称“观阳”,仍属零陵郡;隋初曾一度废置而并入湘源县,后在隋炀帝大业年间复置,更名“灌阳”;唐、宋后皆以“灌阳”为县名。

宋代以后的一些史志文献关于灌阳建县历史的记载基本上承袭了“汉零陵县地,吴析置观阳县”的传统观点。例如,《明一统志》云:“灌阳县,本汉零陵县地,吴析置灌阳县,因灌水为名。”10清康熙《灌阳县志》是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部《灌阳县志》,刊刻于康熙四十七年(),其卷首“灌阳县沿革表”云:“秦属长沙郡,汉属零陵县地,吴置观阳县,属零陵郡??”11与此前的史志文献记载相比,《县志》沿革表在认同三国吴建县之说的同时,还指出灌阳地区早在秦统一岭南后就作为长沙郡南境而纳入中央王朝版图。清道光《灌阳县志》亦在卷首附有此“灌阳县沿革表”,内容一致,沿袭了“秦属长沙郡”的观点。12详考《汉书·地理志》可以发现“长沙郡”在秦时统辖的十三县包括:“临湘、罗、连道、益阳、下雋、攸、酃、承阳、湘南、昭陵、茶陵、容陵、安成。”13其行政范围的最南区域大致相当于汉代零陵郡的中部和北部,实际上并不包括灌阳地区。《县志》沿革表认为灌阳属秦长沙郡辖地,恐误。

此外,明清时期的许多地理考据学著作也印证了灌阳(观阳)在三国吴正式建县的观点。例如,明曹学佺《广西名胜志》考证指出:“灌阳有县自孙吴始,即其得蜀零陵等四郡时。”14清洪亮吉在《补三国疆域志》中也认为:“观阳,吴立。”并考证在东吴甘露元年()调整零陵郡行政区划之前已设观阳县。15由此来看,东吴设立观阳县的具体时间当不晚于年。再结合《三国志》、《后汉书》关于孙氏据有零陵地区当在建安二十四年()以后的记载,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灌阳地区正式建县自吴立观阳始,具体时间当在—年之间。

10(明)李贤等.明一统志卷八十三[Z].西安:三秦出版社,,.11(清)单此藩修,蒋学元纂.灌阳县志[Z].康熙四十七年刻本.12(清)萧煊修,范光祺纂.灌阳县志[Z].道光二十四年刻本.13(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4(明)曹学佺.广西名胜志卷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5(清)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卷下[M].北京:中华书局,,99-.16陈恩星、莫军凯等.从放马滩图和马王堆稀世地图看地图发展[J].中国地名杂志,(2),54-55.17(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