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增勇在做工作笔记。资料图片
郝宝兰把工作做到田间地头。资料图片
郝宝兰走村入户,向村民讲解政策法律常识。记者王文胜摄
由中国长安网、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发布的年度“平安之星”榜单。(网络截图)
陆增勇上门向村民宣传防火、防盗、防电诈知识。记者王文胜摄
日前,由中国长安网、中央政法委长安剑主办的年度“平安之星”网络评选活动落下帷幕,全国名年度“平安之星”榜单正式公布,我市灌阳县辅(协)警郝宝兰、陆增勇获得此项殊荣。
这是我市积极推进“一村一辅警”战略、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构建与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相匹配基层治理体系的结果,对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更高水平平安桂林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近日,记者专程到灌阳县作了走访。
郝宝兰:县里为她量身打造“兰姐调解工作室”
郝宝兰出生于年,是一名共产党员,年起担任灌阳县新圩镇新卫村义务调解员,年起担任村专职调解员兼辅警,是当年灌阳县名村辅警中唯一的女性。因成绩显著,年,灌阳县公安局在新卫村为她量身打造“兰姐调解工作室”。
日前,在新卫村委会,村委主任陈家礼向记者介绍,郝宝兰祖籍江苏,年嫁至新圩镇新卫村,与丈夫经营诊所。年丈夫去世,郝宝兰独自抚养一双儿女、经营诊所同时还开养猪场。年她的事业里又增添了兔子养殖,兔存栏最多时达余只。郝宝兰曾获得新圩镇政府“十佳种养能手”、灌阳县妇联“双学双比”女能手荣誉称号。
陈家礼说,新卫村是新圩镇最大行政村,约人口,辖10个自然村、31个村民小组。由于人口多,纠纷矛盾也较多。随着灌阳“一村一辅警、一屯一警助”工作推进,年郝宝兰担任了新卫村辅警,还身兼“八大员”(调解员、服务员、信息员、消防员、帮教员、治安员、宣传员、交通督导员)职责。郝宝兰充分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以进得了门、说得上话、帮得上忙的优势,进屯入户、田间地头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她利用每次进村入户机会,将“八大员”工作有效结合,将法律法规宣传讲解到位。
为更好服务群众,在上级领导倡导下,年,郝宝兰发动村民组织了46人的“”志愿服务队(意为“我帮您”)。同时,建立“” 陆树雄说,数十年艰辛付出和不懈努力,陆增勇不仅得到上级机关充分肯定,还赢得广大村民尊敬,为推进平安灌阳建设做出了贡献。
推动全市“一村一辅警”工作,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灌阳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张韬向记者介绍,灌阳县委、县政府将“一村一辅警”工作纳入该县重点工作予以推进。县公安局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推出“一村一辅警、一屯一警助(警务助理)”工作模式,打造农村警务创新升级版。
目前,灌阳县为个行政村(社区)配备了名专职辅警,各自然村(屯)配备警务助理名,做到“村村有辅警、屯屯见警助”。“村警屯助”生活在农村,对当地复杂地段情况都有掌握。推行“路长制”后,在灾害天气里,在可能发生山洪、道路塌方、道路结冰等情况的危险路段,“村警屯助”能及时摆放警示标识,为群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近年来,该县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比前三年分别下降22.5%、32.8%、32%;一氧化碳中毒、溺亡等事故大幅下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由当地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组织带领,全县名村辅警、名屯警助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在防疫工作中起到有效作用。
该县坚持“大数据”服务警务实践,“小警务”服务社会民生、服务辖区防控理念,组建县、乡、村、屯警务工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