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陆笪村旧貌焕新颜,颜值实力双提升

近日,江苏省住建厅公布首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单,竹箦镇陆笪村榜上有名,这标志着陆笪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自年3月启动建设以来,仅一年时间,陆笪走出了传统村落的特色之变,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来一睹风采。每到节假日,都有很多市民来到陆笪,欣赏田园乡村的自然景致,感受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深入挖潜,串起传统村落“风景线”陆笪有着余年历史,北靠丫髻山,南望竹箦镇。陆笪村名源于陆姓,是陆游直系后裔,村中至今仍存有陆氏石碑、陆氏族谱、古桥、古井等遗迹。走进陆笪村,修缮一新的陆氏宗祠等建筑古朴静美,就地取材的片石、青砖、旧瓦等乡土材料让村庄古韵悠悠,而滩簧台、丰收仓、转角路小店等又将古老、传统、基础的产业转变为现代、体验、有趣的生活场景,让传统村落散发着浓浓的“幸福味道”。陆笪村是省特色田园乡村第三批试点村庄,目前已完成建设总量的90%,生活污水治理、村庄环境整治、河塘疏浚、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部结束,陆笪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如今的陆笪,道路干净整洁,民居古朴幽雅,河塘清澈如镜,一树树花林在四月的春光里竞相开放,洒下一路芬芳。原来村里很脏、很乱,卫生状况也不好,现在完全变了个样。村民陆和平高兴地向溧阳时报记者介绍,通过村庄建设,陆笪村的变化非常大,村里装了路灯,建了小公园,村民们一出家门就能看风景,“大家都很高兴,都没想到陆笪会变得这么漂亮。”“陆笪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建设过程中,我们尽可能融入特色文化、彰显村庄特色。”市田园原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亮告诉记者,“村庄建设以禅心诗境、乡音真情为总体定位,以陆笪河为界,南片以文旅体验为载体,通过陆笪公社、怀旧供销社、旅社等功能设置,盘活现有存量资产;北片以传统村落为基础,植入与陆游相关的诗歌文化及背靠瓦屋山宝藏禅寺的禅修文化,通过滩簧台、古驿站、山阳书院等公共配套的建设,打造宜居宜游的活力乡村。”据了解,目前村里已经建设完成13个景点小品,“没辰没光”接待中心、“真情屋”村民中心、“乡音庐”音乐家工作室、“钗头凤”汉服馆、“丰收仓”农耕园、“红酥手”工艺品店、“禅心筑”民宿等都别具匠心,不仅对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进行了保护和深挖,又对各类遗存进行了“活化”利用,让传统村落具有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耕体验等现代元素。截至目前,陆笪村已开展了一系列文旅活动,如扎肝烹饪比赛、乡村音乐节、陆游诗词吟评会、企业团建活动等,陆笪已经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诗和远方”,预计6月份建设完成后还将举行“开村”迎客活动。届时,将会有更多的人来陆笪亲近自然,放松心情。“陆笪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市陆笪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陆忠明说,“此次村庄建设,融入了陆氏子孙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耕读传家的家风,让陆笪村兼具了历史的‘深厚积淀’和现代的‘跳脱休闲’。”因势利导,搭上产业增收“直通车”年端午,陆笪村山阳面馆热热闹闹地开业了,年过五旬的两姑嫂陆跃英、沈小妹一改往日的清闲,当起了面馆“掌柜”。“村里建得这么漂亮,很多人都到这儿来旅游,生意挺不错的。”看着一拨拨的客人来到面馆,陆跃英忙得脚不沾地,也笑得合不拢嘴,“原来一直在家闲着,现在一年有四五万元的收入呢。”生意同样红火的还有“四季团子”“馄饨店”“转角路小店”等。随着陆笪村乡村旅游的兴起并逐渐红火,他们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村民陆兰家正好在道路转角处,田原公司在建设道路时协商适当退让,改善村内交通通行,同时也将其作为扶持村民,对房屋外环境进行文化创意改造,并引导陆兰自主创业。于是,陆兰辞了工作回村开了“转角路小店”,“主要经营怀旧类商品,像我们小时候玩的玩具、吃的零食等,每天销售额在元左右,节假日有近千元。”小店虽然开业时间不长,但陆兰非常看好它的发展前景,“村庄环境这么好,今后来村里旅游的人会越来越多,小店的生意也一定会越来越好。”“乡村振兴,最终落脚点还是村民增收。我们力争把村里的生态优势、文化优势不断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以‘生态+’‘旅游+’等多元化的方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陆笪村的发展,村党组织书记陶志明说,“村庄环境建设是第一步,现在已基本完成并给村庄带来了人气。目前我们正在整合资源发展产业,除了鼓励村民开店搞经营,还要深入开发优质农产品,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据了解,小香薯和菊花种植是陆笪村的特色产业,多年来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也是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田原公司副总经理赵亮告诉记者,村庄建设之初,他们就充分考虑了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在发展乡村旅游基础上,重点打造以小香薯、菊花为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去年,多亩、20多万斤小香薯一经推出就被一抢而空。今年,还着手建立中草药种植基地和水果采摘园。赵亮说:“今后,还要将菊产业观光休闲、竹文化与村庄文旅发展相结合,提升农耕文明的观赏价值,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市住建局党委委员、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分管领导刘磊说:“从文艺塘马、睦邻原乡,到山水写生地、同心长寿村的南山后,再到禅心诗境、乡音真情的陆笪,在市住建局的方向引领和苏皖公司的技术支持下,我们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方面一路摸索勇于创新,取得了成绩也积累了经验,首批塘马等4个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得到了省里的充分肯定。秉承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要求,我们力争让第二批南山后、第三批陆笪这两个试点继续成为全省典范,为乡村振兴提供‘溧阳样本’。”来源:溧阳时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4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