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杨村扶贫车间点亮脱贫梦客家新闻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大概多少钱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21/5390504.html
龙南杨村:扶贫车间点亮“脱贫梦”客家新闻网叶波记者黄梓倩套皮筋,翻边,胶封……短短几秒,一只蓝色的鞋套就在赖小清娴熟地操作中“诞生”。赖小清是龙南县杨村镇车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靠耕种为生。由于家中两个年幼的儿子需照顾,大儿子还患有严重眼疾,衣食住行均需照管,生活窘迫。“我以为这辈子都会苦下去,直到今年下半年,我们车田村办起了扶贫车间,这让我看到了希望。”赖小清笑着回忆说,他实现了他家门口就业的梦想。图为当地村民在扶贫车间做鞋套。为了增加贫困户、留守老人、残障人士等群体的经济收入,实现稳定脱贫,杨村镇联合龙南县就业局积极探索贫困户增收途径,于今年9月份,在车田村开办了1个占地多平方米的包村脱贫车间。同时,扶贫干部上门入户宣传就业扶贫相关政策,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形式,吸纳诸多村民进车间务工,走上就业岗位。扶贫车间工作时间自由,鼓励务工者多劳多得。因此,赖小清对这份工作格外珍惜,踏实肯干的她,现月收入近0元左右,实现了靠双手就业。“这里上班自由,气氛融洽,村里的干部信任我,还把车间的钥匙都给了我。”赖小清说,每天接送孩子后,就前往扶贫车间与村民们聚在一起做鞋套、橡皮筋和各种饰品等简单地手工活,每月还有元的额外补贴,最重要的是,这份工作给他带来了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的信心与动力。图为车田村村民们聚在一起工作。自龙南县杨村镇车田村扶贫车间建立以来,车田村7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72户均实现就业。其中,车间内17位是60岁以上的老人。71岁的贫困户赖仙来和妻子在进车间工作前,只能靠低保度日。谈起包村扶贫车间对自己生活的改善,赖仙来也激动不已:“大家聚在一起工作,每天能有好几十元的收入,这日子是越过越有味了。”截至目前,车田村扶贫车间鞋套月出货量达50万只,扎发橡皮筋30万只,插花和饰品件。车间稳定运行,每年预计还可为村级集体增加年收入6万元以上。日前,由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和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等联合发起的“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结果揭晓,车田村扶贫车间入选为“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3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