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稻谷的中国贡献袁隆平的追梦路

北京治愈白癜风的医院 http://ask.bdfyy999.com/
20世纪90年代末,袁隆平在观察两系法杂交晚稻的生长情况(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殷菊生摄新华社长沙12月19日电(记者周勉、袁汝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常常说起自己的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年,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几年时间,袁隆平发现水稻中有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并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袁隆平超级稻第四期攻关示范片,袁隆平在查看水稻生长情况(年8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年,国务院将“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授予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5年后,袁隆平正式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由三系法向两系法,再到一系法,即在程序上朝着由繁到简但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经过9年努力,两系法获得成功,它保证了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袁隆平(前)在湖南省湘潭河口镇的试验田中查看低镉水稻的长势(年9月29日摄)。新华社发(薛宇舸摄)年,农业部正式立项超级稻育种计划。4年后,第一期每亩公斤目标实现。随后便是年公斤、年公斤、年公斤的“三连跳”。年4月,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上,袁隆平宣读了自己的论文《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中国第一次将杂交水稻研究的成功经验传递给世界。袁隆平著于年的《杂交水稻简明教程》,经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后,发行到40多个国家,成为全世界杂交水稻研究和生产的指导用书。因为“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解除贫困展示了广阔前景”,并“致力于将杂交水稻技术传授并应用到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几十个国家”,年,袁隆平获得了世界粮食奖。“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我毕生的追求和梦想。”袁隆平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2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