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散记》02:寻味槟榔香
对于喜欢六堡茶的人来说,槟榔香一定是绕不过的话题。每款具有槟榔香特点的六堡茶,其槟榔香味的表现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能相似,不可复制。也不是每一款六堡茶都能出现槟榔香味,好的槟榔香,是可遇不可求偶然之物。我想,这可能是众多爱茶之人追求的缘故罢。
槟榔香是六堡茶特有的香型,具有标杆性。学者吴婕女士说过:“茶的香味滋味在鼻腔口腔中感受到的综合体验,陈香馥郁通鼻,汤感浓郁甘和,凉喉生津,与尝槟榔果有神似之处,故称槟榔香。”学者吴平先生曾经这样描述过这种神奇的香味:“六堡茶的槟榔香,是气、味皆有,似淡雅果香,回味呈现甘味,有时还有轻微的涩、麻、苦等滋味。”
梧州,在历史上称广信,属于广府文化,文化和饮食习惯深受广东的影响。广府人食槟榔,自古有之。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中记载:“广州不计贫富长幼男女,自朝至暮,宁不食饭,唯嗜槟榔。”六堡茶的原产地梧州,在旧时的六堡茶乡,婚嫁聘礼都要有两包槟榔和两包茶芽的习俗,以示夫妻有相须之义。《苍梧县志》对当地婚娶有这样的记载:“……新郎拜祖先,吃冠酒……加冠进嚼,后进餐,出礼迎亲。礼物有礼金、乳金、娥金(称三金)、猪肉、鸡、糖、饼、烟、酒、瓜子、槟榔、干果……”这表明苍梧人除了嚼食槟榔,也有送槟榔的习俗。苍梧人食槟榔把槟榔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慢慢体会槟榔香味的感觉,觉得是一种喜庆而隆重的款待。广府人食槟榔,梧州人喝六堡,与槟榔的口感相似,味微涩、回甘,持续的“清凉”感,于是就有了六堡槟榔香的说法。
槟榔香味作为六堡茶特有的品质特征,在历史上的许多专著文献和制茶学的教科书中均有出现过。《苍梧县志》《中国名茶志》等文献资料记载:“苍梧六堡茶在清嘉庆年间(年),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列为全国二十四名茶之一。”这是关于六堡茶具有槟榔香味的最早文献记载。
槟榔香的形成是茶树品种、环境、生产工艺、贮存条件、陈化时间的综合作品。槟榔香作为六堡茶的特有香气,需要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良好的陈化才能显现出来。有科研结论提出:“醇类物质是槟榔香的主要成分,香气种类及含量均居各类物质之首,其气味似淡雅果香,一般多出现在陈年六堡茶中。”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农艳芳教授提出:“其实,六堡槟榔香是六堡茶中很多香气成分的复合体现。而且还容易受茶树品种、生长环境、栽培技术、以及工艺水平和年份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每款六堡茶其槟榔香的成分含量不同或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的香气就会出现浓淡、强弱以及层次感。”
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黄林杰等采用动态顶空itex技术结合气质联用仪对50批六堡茶(分有槟榔香和无槟榔香两组)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共检出挥发性化合物种,其中两组茶叶共有的化合物种,而在槟榔香组独有的81种化合物中,NIST谱库匹配度在85以上并能确证的有40种。利用NIST谱库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判定,利用MPP软件对两组六堡茶进行差异化分析,得到经过确证的40种槟榔香挥发性成分,分析各成分特点,结合出现频率、相对含量及是否为共有组分等,初步确定六堡茶槟榔香的香气成分主要为α-雪松醇、β-芳樟醇、顺-氧化芳樟醇、水杨酸甲酯、苯甲酸甲酯、α-雪松烯、萘和甲氧基萘等8个。它们的相对含量总和占所有香气组分的50%以上,精装、特级、一级品均超过70%,精装品甚至接近90%。其中,α-雪松醇、β-芳樟醇、α-雪松烯的含量均接近或超过10%,这些物质带有木香、花香和陈香,与槟榔香表现为花果香、陈香相吻合。
我钟情于松烟香的槟榔味六堡茶,喜欢那种蕴含人间烟火、返璞归真的本性。第一次接触松烟香的槟榔味,是我在六堡采访的时候,从此,定格了我的味蕾记忆。
真正步入饮茶佳境的时候,是我品饮到的一款88年松烟香的槟榔味六堡茶。主人把这款茶命名为“农·花·榔”,意为带有花香的农家槟榔味六堡茶。茶气饱满、张扬,体感明显。入口强烈的槟榔香味,2泡之后药香慢慢凸现,细品略带菌香,8泡之后花香自然散发。茶香入汤,20泡之后依然甘甜如山泉。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细品,品出万般滋味,品出岁月沧桑,品出精彩生活。
作者简介
童团结,男,广西灌阳县人,作家。出版《等你回家结婚》《点亮人生》《与山对话:刘益之传》《中国坭兴陶陶艺名人》《坭兴陶收藏与鉴赏》《寻味六堡》《北流陶瓷年》《广西名片:茶与器》等作品;主编《神奇的千家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