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楠,号公荣,广西灌阳县文市瑶上人,出生于康熙十二年(年),康熙四十四年(年)以乙酉科第七名的成绩考中举人,由广西举人部选为江南吴县知县,因有政绩,被雍正皇帝召到京城,本想提拔使用,不料,莫名其妙卷入政治旋涡,雍正皇帝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召见时连声诘问,陆生楠不知如何回答,“懑不对",雍正皇帝认为他“倨傲诞妄”,勉强给了他一个工部都水司主事一职试用,不久之后,就将陆生楠革职,与谢济世一道发往新疆从军。为何雍正对陆生楠看不顺眼呢?原因是认为陆生楠与李绂、谢济世结成朋党,犯了雍正的大忌。雍正有个心腹,名叫田文镜,此人监生出身,据说是花钱买来的,从州县小吏历练而上。田文镜十分瞧不起科甲人员,嫌他们办事缓慢懦弱。在田文镜任河南巡抚期间,稍看不顺眼的就上奏弹劾,经常一次就弹劾二、三十人,搞得整个河南官场人心惶惶。雍正四年(年),广西巡抚李绂升任直隶总督,赴京途中路过河南,田文镜接待李绂时颇为轻慢,于是起了冲突。(李绂是江西临川人,清康熙三十八年进士,幼时便有神童称号)李绂一走,田文镜立即上密疏,参劾李绂这些科甲出身的人在拉帮结派,搞朋党。而李绂一进京,就参劾田文镜,雍正事先收到田文镜的密疏,对李绂早有成见,雍正反而更加怀疑李绂一伙在搞朋党。谢济世是因弹劾田文镜而牵扯进来的。谢济世是广西全州县龙水镇桥渡村人,与陆文楠是老相识,两人家乡相距不过几十里地。谢济世自幼聪慧,也有神童之称,十九岁中解元,二十三岁中进士、点翰林,典型的科甲出身优秀人物。谢济世的舅舅叫蒋肇,同样是中进士、点翰林,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后升为学士。蒋肇有个学生叫陈学海,曾参与调查田文镜,陈学海觉得雍正有意袒护田文镜,闲谈中跟谢济世说起这事。谢济世当时才当上浙江道监察御史十来天,立即上疏参劾田文镜十宗罪。没想到谢济世上疏的内容跟李绂有诸多相同之处,雍正大怒,便断定他们在搞科甲朋党,将李绂革职,谢济世革职拟斩。正在这时,陆生楠出现了,在最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了,这位来自边远之地的一个小小地方官,与李绂素不相识,更没有参与弹劾田文镜,仅仅的身上有一个“广西”的标签,便让雍正与李绂、谢济世联系起来。正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陆生楠的命运从此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折。一见面,雍正就挑起了毛病,说陆生楠奏折用词浮夸,纸这么小,写的字这么细,当初的功名铁定是作弊得来的。实际上陆生楠是以第七名中举,是挺有本事的一个人,雍正用苛刻态度诘问陆生楠,陆生楠不知如何回答,只能沉默以对,而这种沉默,给了雍正“傲慢不恭”印象。好在雍正当时并没有拿陆生楠怎么样,还给一个工部都水司主事的职位,让陆生楠试用。但陆生楠的霉运尚未结束,过不久雍正又召见陆生楠,情况大体与前一次相似,雍正联想到李绂、谢济世的事,正在气头上的雍正并认定陆生楠与李绂谢济世私结朋党,当时谢济世关在大牢里,准备问斩,雍正饶了他一命,改为与陆生楠一起,发配新疆从军。就这样,陆生楠莫名其妙丢了官,成为一名待罪之人。陆生楠离开京师,单人匹马来到归化,想租一头骆驼前往新疆。有位姓赵的答应租给他。但这个姓赵并不是一个良善之辈,陆生楠的霉运继续。姓赵的先是以马代驼,骗陆生楠钱财,路上又装病偷懒,让年老的陆生楠既要牧马又要做饭,自己反而当起了主人。更有甚者,当肉吃完后,这位姓赵的开口就骂陆生楠,骂着骂着,竟然骂到了陆生楠父母头上。陆生楠虎落平阳被犬欺,越想越气,当天晚上,一度想引刀自刎。到了新疆驻地之后,尽管这位姓赵的路途中对陆生楠的态度恶劣,但陆生楠并没有报复他,让他毫发无损地走了,这充分说明陆生楠是一位的心地十分善良的人。历尽千辛万苦到达目的地后,登州有位姓于的找上了陆生楠,对陆生楠异乎寻常的热情,嘘寒问暖,拉着陆生楠的手,请他到家里住,说有个照应,还不收一分钱。陆生楠感动得一塌糊涂,头脑一热,把身上仅有一点金子给了姓于的。谁知第二天一早,姓于的来了个不辞而别,陆生楠面对席卷一空的四壁,徒唤奈何!陆生楠将从军路途上的遭遇,告诉了谢济世,谢济世以此写了篇文章,名为《陆水部出塞记》,收入在他的文集中。陆生楠的这些遭遇,使陆生楠心理受到打击和遭受到一些皮肉之苦,尚无致命威胁。接下来遇到的人和事,则使他掉了脑袋。也许是军营里比较清闲吧,文人出身的陆生楠满腹经纶,无从发泄,于是仿照司马迁《资治通鉴》写了《通鉴论》十七篇,给顺承王锡保知道了,参了陆生楠一本,说他有谋逆之言。雍正拿着陆生楠的文章,越看越气,并逐条批驳:认为陆生楠生在太平盛世,出任朝廷命官,而“怀不逞之邪心”。充军边塞,又发表猖狂怪诞之说,其用意在于蛊惑人心,扰乱政纪。“罪大恶极,情无可逭”。雍正七年(年)年底,陆生楠与谢济世一起缚赴刑场,陆生楠人头落地,终年66岁。谢济世则被从宽免死,最后得以善终。后人有评论:“以论前史而获罪者,自陆生楠之狱始。自兹以往,非惟时事不敢论议,即陈古经世之书,亦不敢读矣。此真历代文字狱所未前闻也。”陆生楠的后半生,连遇歹人,频遭恶事,可谓倒霉到家。最后因言获罪,因罪被诛,其冤更胜窦娥。陆生楠以生命为代价,成就了论前史获罪第一人的名号,悲否?值否?(图片来源于网络)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