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加大引智聚才力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

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源动力,但区位优势薄弱、实践载体缺乏、经济基础薄弱、人才总量不足、引进高层次人才困难等问题,一度成为桂林市灌阳县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瓶颈。为改变人才引育发展缓慢且缺乏活力的状况,该县全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大力培育乡土人才、建设平台载体、紧扣发展引导激励,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自年起,灌阳县每年列支近万元经费,以“高标准选聘、高待遇留住、高质量育用”为目标,实施“百名人才”引进计划,每年度从参加全区公务员考试、进入面试环节未被录用的考生中,择优选聘65名本科及以上学历考生,参照新录用公务员落实工资福利待遇,安排到县直单位从事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据统计,该县今年以来新选聘30人、续聘35人,截至目前共选聘人。灌阳县通过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制度,针对引进对象、奖励措施、服务支持、组织实施等9个关键环节,列出31条细则,引进袁隆平院士牵头的22名高端人才,财政拨款40万元科研协作经费,为院士工作站项目立项、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等方面给予支持,致力长期开展水稻种植技术攻关实验。“吨半稻,不得了,以前是做梦,现在终于实现了!”在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的科研攻关下,“吨半稻”项目在灌阳县实施完成,并实现“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量连续11年稳居全区第一。该县还通过与中科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农科院等多个单位(企业)签订战略协议,为个村(社区)产业发展项目提供技术指导,将超级稻列入全县“5+2”、村“3+1”特色扶贫产业项目,把“再生稻”“吨半稻”等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送入千家万户,以人才效应助力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在培育本土人才上不遗余力,不断推动人才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灌阳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今年61岁的罗标已经在农技推广一线奋战39年,是灌阳县农技推广“土专家”的典范,多次获得国家、自治区、市、县各级荣誉表彰。他的手机号也已经成了农技咨询的“”,新街镇青箱村柑橘种植大户王毅坚通过这个“”进行技术咨询,及时化解了一场种植危机。近年来,灌阳县坚持引育兼顾,依托高层次人才、本土优秀人才以及院士工作站、扶贫专家工作站、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示范点等优势资源,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在个行政村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期,对名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了一轮知识更新和技术提升。该县从培养成长的技术人才中优选名有服务意愿的“土专家”,组建16个人才服务团队,开展扶贫助贫活动40多场次,达到“以才育才”效果。大力开展科研实践以及农村实用技术、专业技能、千名后备村干部培训,组织名村级后备力量进行培训,孵化出近余名农业科技人才和余名农村实用人才。作为自治区首批行动学习县级示范点,该县去年共举办涉及行动学习的专题培训班3期、专项活动6次,培训县、乡、村党员干部余人次,创设“三融三进”行动学习法获得自治区肯定并作经验推广。“我们着力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大力引育人才,以科学评价激励,营造勤于进取、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灌阳县委组织部部长陶日桂说。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近年来,通过大力聚才引智,灌阳如期完成整县脱贫任务,经济社会发展驶上快车道。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