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桂大地上的明珠灌阳县水车镇官庄村

灌阳县水车镇官庄村,一个历经七百多年的古老村庄,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湘桂大地上。官庄村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宋朝末年,当时的零陵郡尹何远通为了避开南下的元兵,带领全家迁居至水车一带。随后,人们纷纷在此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一个村落,也就是官庄村的由来。

在明清时代,官庄村的主要居民是何氏族人。尽管村庄位于边远地区,却不乏人才脱颖而出,他们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卓越成就。其中最为出名的是清朝道光年间的何庆恩。何庆恩在村里备受推崇,虽然无法与村里唯一的进士何大海相提并论,但在村庄内却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才华卓绝、廉洁奉公备受民众的爱戴,最终更是达到了五品高官的地位。官庄村入口处的两座旗杆夹石,见证了官庄村人才辈出的七百多年历史。石基座上刻有何氏族上历代科考中举的人员名单,这在现存的古村落中也是非常少见的珍贵资料。

官庄村内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两对旗杆石,也被称作夹石。旗杆石是古代为了表彰族人取得功名而设立的,官庄村的旗杆石虽然不算出奇,但其完整的石基座却非常罕见。石基座的四面都刻有文字,这在整个广西地区也是相当少见的现象。

其中一对旗杆石专门为了何庆恩而设立。作为一位举人出身的何庆恩,在村里受到的推崇远在何大海之上,他可以被称为灌阳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因为他不仅在文学方面颇有造诣,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何庆恩在清朝的道光年间先后担任了四川多县知县的职位,并以其才情卓越、廉洁奉公的作风备受群众的赞扬和敬仰。他的政绩卓著,最终还告老还乡,以候补直隶知州的身份结束了他的官场生涯。

传说中,何庆恩在赴京会考时,在一座古玩市场发现了一幅李白的画像。何庆恩作为书画爱好者,一眼就认出这是宋徽宗时期的名画,并毅然出资购得,并将其带回桂林。不久后,何庆恩被任命为彰明县令,而正是李白的故乡青莲镇位于他的治下。何庆恩决定将这幅流落民间近八百年的李白画像,临摹于石刻之上。可见,何庆恩对李白是十分崇拜和推崇的,他不仅主持修建了李白的衣冠墓,还在彰明县建立了现在闻名的谪仙渡。

李白的衣冠墓

何庆恩不仅在文学艺术方面有着丰富的才情,而且还以军事才能成就斐然。在咸丰年间,何庆恩因家庭丁忧而留在家中,正值灌阳升平天国的混乱时期,何庆恩带领团练大破敌人的围城,展现出他卓越的军事能力。

彰明县即如今的江油市的一部分,何庆恩在同治年间三次担任彰明县知县,对江油市的文化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且影响至今。

官庄村的古民居建筑群展示了桂北民居典型的风格。无论是庭院式的建筑还是单体的建筑,都展现出湘桂地区特有的风貌。古老的青砖、青瓦,以及独特的马头墙、高脊堞瓦飞檐、砖木石雕,再加上屋楼叠院、曲径回廊等元素的和谐组合,使得整个建筑群呈现出宏伟、明亮的氛围。

官庄村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还保存了完整的古民居建筑,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历史、人文和艺术欣赏的机会。这里记录了七百多年来何氏族人的辛勤劳作和辉煌成就,也见证了湘桂地区古代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官庄村的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对其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的高度肯定。这座古老的村庄值得游客们前往一探究竟,领略其中的魅力和韵味。七百多年的岁月让官庄村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人们不懈的追求和勤劳智慧。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传统村落,感受它的历史底蕴和独特魅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8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